+
本周重要事件
新能源:
能源局发布6月光伏、风电新增装机,抢装后环比回落符合预期;发改委、市监总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大唐集团启动10GW陆上风机框架招标(去年同期6GW);晶澳科技大幅下修可转债转股价;信义光能H1业绩预告环比大幅改善。
电网:
国网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超2700亿元,同比增长11.7%;国网、南网董事长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国网25年下半年重点工作推进会召开;6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4%。
新能源车&锂电:
零跑B01正式上市;孚能科技更新固态电池进展;湖南裕能东南亚扩产;江特电机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氢能与燃料电池:
广州开发区、黄浦区出台十条氢能产业扶持政策;巴拉德获得6.4MW船用燃料电池订单;重庆探索氢走廊绿色贸易,构建多元氢物流场景;跨越速运牵手吉林省物流集团打造东北首条“氢走廊”物流大通道。
核心周观点
光伏&储能
《价格法》修正完善“反内卷”法律依据,CPIA半年度回顾展望会释放关于产品质量监控、多晶硅能耗标准修订等积极信号;产业链涨价后市场普遍担心终端需求负反馈,但Q3中后期国内外市场逐渐进入传统备货旺季,关注近期以8-9月组件排产为信号的终端需求承接力表现,或存在超预期可能。
一、行业协会半年度回顾展望会召开,围绕“反内卷”仍有积极信号释放,《价格法》修正完善法律武器。
7月24日,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低价倾销的认定标准:“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或者有正当理由降价提供服务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此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于6月27日通过第二次修订,并将于10月15日起施行,此次修订增加了关于治理“内卷式”竞争的规定,明确规定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扰乱市场竞争秩序。近期《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进一步完善法律武器,有望助力“反内卷”依法依规推进,带动产业链价格底部修复,引导行业良性发展。
7月25日光伏行业协会在山西大同召开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工信部电子信息司二级巡视员吴国纲在发言中提到:将强化标准引领和知识产权保护,助力产业技术创新,充分发挥标准对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强标准工作顶层设计,强化全产业链协同,增加先进标准供给提升标准实施效能,完善检测标准以及知识产权体系,常态化开展质量抽查工作。
与回顾展望会同期举行的光伏行业供应链发展研讨会上,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严大洲在主旨报告中表示:近年来多晶硅综合能耗持续降低,正在推进修订多晶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标准,目前多晶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1级、2级、3级标准分别为<7.5、8.5和10.5(单位:kgce/kg),拟修订后对应标准为≤5、6和7.5,大幅修订能耗标准或将为潜在的推动落后产能出清相关行动提供定量依据。
我们认为,行业市场化出清、协会及企业自律协同,同时辅以相关政府部门、监管机构的政策配合与监督,有望逐步推动光伏产业链困境反转。
二、本周产业链涨价趋势继续向中下游传导,中上游环节价格逐步覆盖全成本。
随着硅片企业在手多晶硅库存逐步消化,近期多晶硅市场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涨势进一步巩固,据硅业分会,本周N型致密料成交均价4.38万元/吨,较底部涨幅37%,测算当前多晶硅现货成交均价已可覆盖头部企业全成本;截至7月25日,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达5.1万元/吨。
根据我们近期与产业交流,当前时点产业链中上游企业报价主要遵循《价格法》覆盖全成本,下游企业报价策略有一定差异(受到库存成本及上下游博弈影响),但组件端报价已有涨价趋势。预计产业链价格整体将逐步向覆盖全成本的中枢移动,我们测算产业链主要环节覆盖全成本后对应组件含税价约0.81元/W(考虑部分深度亏损的辅材环节修复至边际产能成本),终端市场或具备较好的承接力。
图表:测算主要环节覆盖全成本后对应组件含税价约0.81元/W
(注:未考虑开工率下降对折旧、费用摊销的影响)
三、6月装机环比大幅回落符合预期;欧洲暑休淡季小幅影响6月组件出口,逆变器出口保持环增,下半年出口有望显著回暖。
国内6月光伏新增装机14.36GW,同比-38%,环比-85%,531抢装结束后光伏装机规模下滑符合预期;1-6月累计装机212.21GW,同比+107%,我们预计全年新增装机有望达到300GW左右(本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将全年国内新增装机量预测从此前的215-255GW上调至270-300GW,全球新增装机预测从531-583GW上调至570-630GW)。
据海关总署,6月电池组件出口28GW,同/环比-4%/-7%,其中组件/电池分别出口20.0/8.0GW,同比-16%/+43%,环比-8%/-3%,2025年1-6月电池组件累计出口163.3GW,同比+4%。
分地区看,6月欧洲十国组件出口7.26GW,同比-23%、环比-13%,前期组件补库基本完成,叠加欧洲暑休影响,出口量环比下滑;1-6月欧洲十国累计出口组件41GW,同比-20.1%。
6月全国逆变器出口金额达66亿元,同比+1%,环比+10%;1-6月国内逆变器累计出口306亿元,同比+7%。
四、投资建议:光伏产业价格、盈利底部夯实,“反内卷”扎实推进驱动行业景气度修复,我们继续建议逢低布局以下主线:
1)估值安全边际、存量产能格局、后续盈利修复弹性兼备的光伏玻璃:信义光能、福莱特玻璃、旗滨集团、南玻A等;
2)能够通过技术进步/卡效率门槛实现落后产能加速出清、具备优势区位产能超额利润逻辑的电池片:钧达股份、横店东磁 等;
3)受益美国政策落地后不确定性消除、市场化交易和反内卷驱动格局改善的大储:阳光电源,阿特斯 等;
4)低成本硅料(协鑫、通威 等)、新技术及其设备与辅材(爱旭股份、帝尔激光 等)、财务状况稳健的各环节龙头(长期品牌价值扎实)。
风电
大金重工新签4.3亿元欧洲单桩订单,26年出货量及经营业绩小幅上修,继续坚定看好下半年订单落地超预期及公司中长期发展空间;大唐集团发布10GW风机框采招标公告,招标规模同比24年同类型框采增长约67%,进一步强化26年需求乐观预期,重申我们认为下半年风机价格比招标规模更重要的核心观点。
一、大金重工新签欧洲订单,26年出货量上修,继续坚定看好短期订单落地及中长期发展。
7月21日,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蓬莱大金与欧洲某能源企业签署海上风电单桩基础供应合同,总金额折合人民币约4.3亿元(测算约1.7万吨),计划将于2026年交付,预计将对明年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继续坚定看好公司2H25订单落地情况及中长期发展。根据我们梳理统计,下半年有望确认单桩供应商的欧洲海风项目约7.8GW(且具备一定超预期可能),年内落地订单规模大概率超市场目前认知;往明年展望,我们统计部分欧洲漂浮式商业化海风项目将进入单桩供应商确认阶段,也完美符合公司目前今年漂浮式团队搭建完毕、明年本地化部署落地的踩点节奏,公司拿单概率较高。考虑到欧洲漂浮式项目单GW量/单吨净利较目前单桩均是翻倍增长预期,预计明年大概率能落地的漂浮式订单将带动市场对公司中长期盈利空间和PE估值的同步上修。
二、大唐集团10GW风机框采强化26年需求乐观预期,重申“下半年价比量重要”核心观点。
7月22日,大唐集团发布2025-2026年风机 (含塔筒)年度框架采购招标公告,本次框采规模10GW,较2024年同类型框采6GW大幅提升约67%。从历史招标情况看,在框采发布后会再对后续明确的项目做进一步的招标(但仅限于框采通过的合格供应商),类似的年度框采基本认为是业主方对次年装机计划的粗略估计。因此,本次的框采规模大幅提升可以认为是对明年装机的积极信号传递。
我们在6月的风电板块中期策略中明确提出,即使今年下半年风机招标规模有一定下降,但2026年国内风电装机仍将保持在100GW水平,背后的核心逻辑在于24年的超额招标需求将会递延到26年释放。短期来看,我们认为下半年风机价格的变动趋势较招标规模更加重要,若下半年风机价格维持较好水平或仅略有下降,则可对明年的产业链价格及格局形成乐观预期,从而驱动板块在估值层面的重估。
三、投资建议:依次看好 整机、两海、零部件 三条主线
1)整机:基本面持续向好,看好25H2&26FY制造端盈利趋势性修复。价格端,2025年Q2国内陆风(不含塔筒)加权持续回暖;“两海”方面,国内海风开工加速,年内10GW装机确定性较高,海外拓展良好,1-6月海外签单同比+98%。随着陆风高价订单及“两海”高盈利订单占比持续提升,我们看好25H2&26FY制造端盈利趋势性修复。重点推荐:金风科技、运达股份、明阳智能、三一重能 等;
2)两海(海风&出海):国内海风开工加速驱动管桩、海缆环节盈利弹性兑现,欧洲海风景气回升,订单有望超预期。随国内重点海风项目陆续开工,Q2管桩企业发货量有望大幅增长,并驱动业绩弹性迅速释放,海缆施工确收相对略晚,我们预计最快或将于25Q3体现业绩弹性。海外方面,伴随着欧洲海风收益率回暖及并网节点临近,预计项目推进有望加速,基础、海缆招标有望放量。重点推荐:大金重工、东方电缆 海力风电,建议关注:泰胜风能、中天科技、天顺风能 等;
3)零部件:Q2常规排产旺季,看好涨价全面落地后业绩弹性释放。受风电装机影响,零部件收入呈现较强的季节性特征,Q2为铸锻件常规排产旺季,叠加Q2开始全面执行新价格(Q1部分涨价环节如铸锻件、叶片仍受较大比例订单按24年低价执行拖累),预计Q2零部件环节量价齐升,业绩弹性进一步释放。重点推荐:日月股份、金雷股份,建议关注:新强联、广大特材、中材科技 等。
电网
1)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工程总投资约1.2万亿元,投产后年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预计带动特高压/GIL投资1500/300亿元,看好特高压设备、GIL相关公司利润弹性;2)6月主要电力设备出口金额67.6亿美元,同比+21%,其中变压器/高压开关出口7.9/4.3亿美元,同比+46%/+29%,维持较快增长,看好海外长周期高景气。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预计装机规模约6000万千瓦,投产后年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预计新增外送能力超5000万千瓦,直接带动西藏电网升级及跨区域输电线路建设。考虑到单条特高压直流外送8-10GW,考虑冗余因素,预计整体将建设6条左右特高压直流线路。
建设节奏方面,2025年6月,藏东南-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获核准,工程起点藏东南地区,落点粤港澳大湾区,额定输送容量1000万千瓦,总长约2681公里。我们预计藏粤直流工程将于2026年正式开建,第二条特高压线路会从2028年启动,两条线路在2030年左右投运,其余特高压线路2031-2034年集中建设,GIL设备招标整体匹配特高压招标建设节奏。
价值量方面,单条特高压直流投资超200亿元,考虑到青藏高原极端环境(高海拔、强紫外线、低温等)对电力设备提出更高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要求,我们预计输变电工程对应设备和材料的价值量更高,6条特高压直流配套建设特高压交流,整体投资额预计超过1500亿元。GIL方面,预计5级电站隧道管廊总长度150-200公里,管廊最高差近1000米,总回路数60-80回,折算单回GIL约1800-2000公里,按照目前1.2-1.5万/米计算,潜在设备市场空间接近300亿元。
看好雅下水电工程建设带来的特高压&GIL需求弹性,特高压方向建议关注:平高电气、许继电气、中国西电、国电南瑞,GIL方向建议关注:安靠智电、平高电气、长高电新。
本周海关总署发布6月份出口数据,1-6月份主要电力设备出口金额372亿美元,同比+20%,其中6月出口金额67.6亿美元,同比+21%,维持较快增长。分产品看:
变压器:1-6月出口39.2亿美元,同比+36%,其中6月出口7.9亿美元,同比+46%。
高压开关:1-6月出口25.3亿美元,同比+31%,其中6月出口4.3亿美元,同比+29%。
电表:1-6月出口7.5亿美元,同比+2%,其中6月出口1.3亿美元,同比-23%。
电力设备出海仍是电网板块我们最看好的细分方向,海外供需错配严重,扩产周期长,部分电气设备处于大规模替换阶段,看好海外长周期高景气,前期积极出海的龙头有望迎来一轮估值重塑,重点推荐海外布局领先、产品力突出的龙头公司:思源电气。
投资建议:当前时点我们更看好:①变压器出海(尤其电力变压器)和②主干网建设(尤其西北地区)两个细分方向,重点推荐两个方向均充分受益的思源电气,25年业绩有望超预期:
1)电力变压器出海主要逻辑:①美国变压器PPI从2020年至今持续上行,涨幅超70%;②20年Q1~25年Q1,日本重型变压器的当季新增订单几乎翻倍;③25年1-4月我国电力变压器出口16亿美元,同比+51%(高于配电变压器的+17%),持续高景气,主要系电力变压器技术难度更高、扩产周期更长、电气工程师和装配工短缺。
2)主干网建设主要逻辑:750kv变压器和组合电器为西北两大核心变电设备,招标数量和金额均大幅增长。招标量方面,24年750kv变压器和组合电器这两大重点产品的招标量分别为61500MVA和106间隔,同比+7%和20%;25年前两批750kv变压器和组合电器招标分别达到54000MVA和98间隔,同比+155%和+151%。金额方面,2024年750kv变压器和组合电器分别达到22/21亿元,同比+26%/+40%,预计25年全年至少翻倍增长。
锂电
氧化物聚合物路线的半固态/全固态电池有望率先进入商业化推广。氧化物路线存在电导率较低问题,聚合物存在常温性能衰减问题,行业内企业分别采用新的技术,突破相关瓶颈,使得氧化物/聚合物固态电池实现较液态电池更优的安全性,同时不牺牲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倍率性能,部分性能提升,且成本提升有限,已具备相对明确的产业化落地前景;另外,锂金属负极的应用也直接打开了氧化物、聚合物电解质(半)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上限,整体进展或快于硫化物体系。建议关注相关企业孚能科技、上海洗霸、冠盛股份、德尔股份、金龙羽(维权)、三祥新材等。
一、本周观点:
我们建议固态电池投资分两条线。1)政策线:以性能突破为目标,投资坚守四大增量环节。建议关注:设备(干法纤维化、干法辊压、电解质转印为核心增量环节,标的宏工科技、纳科诺尔、德龙激光)、硫化锂(固态量产最大瓶颈,标的厦钨新能)、锂金属负极(负极终极路线,压延、蒸镀、液相均值得关注,标的天铁科技、英联股份、道氏技术(维权)、中一科技)、镍基集流体(标的远航精密、德福科技);后续新增建议关注环节包括:富锂锰基(正极长期迭代方向,关注容百、盟固利)、等静压设备等。
2)市场化线:从市场化的角度,氧化物聚合物路线的半固态/全固态电池有望率先进入商业化推广。氧化物、聚合物体系相对更为成熟,但是氧化物路线存在电导率较低问题,聚合物存在常温性能衰减问题,行业内企业分别采用新的技术,突破相关瓶颈,使得氧化物固态电池、聚合物固态电池实现较液态电池更优的安全性,同时不牺牲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倍率性能,部分性能还有所提高,且成本侧不会高于当前液态电池较多,已具备相对明确的产业化落地前景;另外,锂金属负极的应用也直接打开了氧化物、聚合物电解质(半)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上限,整体进展或快于硫化物体系。建议关注相关企业孚能科技、上海洗霸、冠盛股份、德尔股份、金龙羽、三祥新材等。
二、孚能科技:将于今年年底建成设计产能达 0.2GWh 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
孚能科技 7 月 21 日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全固态电池整体进度已经由实验室走向中试生产交付阶段,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建成设计产能达 0.2GWh 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向战略合作伙伴客户交付 60Ah 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除战略合作伙伴客户外,公司作为全固态电池进度领先的企业,也获得了多家知名新能源车企的青睐,后续有望陆续送样,实现头部客户的率先卡位。同时根据客户反馈情况与公司战略规划,公司计划在 2026 年将全固态电池产能进一步放大至 GWh 级别。
三、湖南裕能:拟在马来西亚投建年产9万吨锂电材料项目
7月22日晚间,湖南裕能发布公告,公司拟在新加坡新设立投资公司,并由投资公司在马来西亚设立项目公司,通过项目公司投资建设年产9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项目总投资约5.6亿马来西亚林吉特,约合人民币9.5亿元,建设周期为15个月。公司本次项目投资,可以更好服务于东盟等地区的新能源电池生产厂商,将一定程度上降低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有助于实现产能规模的扩大,提升公司产品的全球市场份额,提高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四、江特电机: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宣布股票停牌
7月21日晚,江特电机连发两则公告,一是公司因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宣布股票停牌,二是披露全资子公司宜春银锂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将启动全面停产检修。根据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实际控制人朱军、卢顺民的通知,其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相关事项,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目前各方尚未签署相关正式交易协议,拟就相关事项进行进一步论证和磋商,具体情况以各方签订的相关正式交易协议为准。若本次交易实施并完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可能将发生变更。尽管公司暂未披露交易对象,但是业内人士认为,收购方极有可能看中江特电机旗下丰富的锂矿资源。此外,江特电机还发布了《关于子公司停产检修的公告》,披露全资子公司宜春银锂拟于7月25日启动停产检修,涉及全部锂盐生产线,预计检修时长约26天。据公告解释,本次停产检修的核心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生产设备后续的安全稳定运行”。检修期间,宜春银锂将组织技术团队对生产设备进行全面排查与维护,并对部分设备实施技术改造,以提升产线运行效率。
新能源车&整车
车市淡季持续,车企促销回收&地补暂停尚未恢复持续影响市场需求,观望后续车企促销动作释放及金九银十旺季到来改善。
一、汽车周销量:7月3周乘用车销量39.9万辆电车21.5万辆,电车渗透率53.9%
乘联会口径:1)乘用车:7月1-20日,乘用车市场零售97.8万辆,同/环比+11%/-12%,25年累计零售1188万辆,同比+11%。全国乘用车批售96.0万辆,同/环比+22%/-12%,累计批售1424万辆,同比+13%。
2)新能源:7月1-20日,新能源市场零售53.7万辆,同/环比+23%/-12%,新能源零售渗透率54.9%,25年累计零售600.6万辆,同比+32%;新能源批售51.4万辆,同/环比+25%/-12%,新能源厂商批发渗透率53.6%,累计批售696.2万辆,同比+36%。
交强险口径:1)市场总量:本周国产乘用车总销量39.9万辆,较去年同期+2.2%,较上周+10.2%,较上月同期-28.9%;7月累计116.8万辆,同比+7.7%;
2)电车:本周国产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1.5万辆,较去年同期+10.5%,较上周+5.4%,较上月同期-24%,电车渗透率53.9%;7月电车累计63万辆,同比+13.9%。
3)燃油:本周油车销量18.4万辆,同比-6%,环比+16.5%,较上月-33.8%。
二、零跑B01上市点评:定价略超预期,关注后续业绩兑现
事件:7月24日晚,零跑汽车发布新车B01,新车车身尺寸4770/1880/1490mm,轴距2735mm,定位紧凑型纯电轿车,售价8.98-11.98万元,其中11.38/11.98万元为激光雷达版,主要竞争对手为小鹏M03,比亚迪秦L EV等。
点评:1、定价略超预期,但主力版本预计为高配激光雷达版。超预期的来源来自突然增加的430km续航低配,因而事实上B01相对预售价降幅是1万元,相对B10同版本价格仅下降4000元,利润率理应比B10更高。结合其激光雷达和8295芯片的卖点,我们预计两个激光雷达版为其主力版本,虽然新车相对B10价格略贵,但激光雷达版相对M03、秦L等竞争对手售价仍有优势,预计仍有望成为市场爆款。
2、25-26年是零跑新车大年,仍有个股阿尔法存在。公司长期以来的成本控制能力、爆款产品打造能力已无需担心,新车推出的爆款概率均较大。目前市场有担心26年购置税减免退坡后,中低端市场需求不足。我们再次重申,低端市场贝塔不足的情形下,新车周期是最大的个股阿尔法,公司处于强新车周期+出口板块持续开拓,仍有个股阿尔法存在。
3、关注后续的业绩兑现。公司后续将进入盈利兑现的周期,估值体系从ps估值切换至pe估值。公司自身拥有较好的费用控制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我们认为利润表现有望持续超预期,且销量增长下利润成长也具备成长性,建议重点关注。
三、市场竞争加剧,整车板块优选结构性机会。
1、大众市场:格局生变、优选市场进攻者。在20万以下的主流消费市场中,伴随市场竞争加剧,原本格局出现变化,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已经从增量市场转化为存量市场。在各家车企中,我们首选市场进攻者:防守方在进攻方的攻势下处于被动地位。站在当前时间点,关注吉利汽车;边际角度关注比亚迪的新技术落地和新车周期(通常在每年年初)。
2、高端市场:不容易受价格战影响、关注品牌力和产品精细化打造卓越的公司。高端市场不易受价格战影响,是市场规避风险的选择。我们重申,高端市场需要的是技术溢价、品牌溢价和设计溢价,其中技术溢价在电车时代壁垒大幅下降之下很难通用,因而关注品牌力和产品打造能力卓越的公司。当前时间点首推产品精细化打造能力最强的理想汽车, Q4关注赛力斯在新一代问界M7上市下的估值提振机会。
3、中低端新势力市场:用户人群分隔、优选零跑汽车。中低端市场的新势力用户和传统大众市场用户有一定区别,用户群体以3-5线城市工薪阶层年轻人为主,预算有限,但是向往智能化、舒适性配置和简约的内饰设计,由此形成了对比亚迪、吉利等公司用户人群的区隔。因而我们认为,价格战对中低端市场的新势力公司影响是相对较小的。其中推荐零跑汽车,边际关注小鹏汽车。
氢能与燃料电池
6月FCEV上险量回暖,主流系统商开始出货、广东省积极,同时政策端多省配套发布车、加氢站等补贴;电解槽6月招标大增568MW,受政策带动影响、甲醇应用激增,甲醇燃料在船舶应用推动绿氢消纳,将直接加速目进度,带来制氢设备和绿醇运营商机会,预计IMO10月正式通过法案后需求进一步爆发。
氢车上险量回暖,主流系统商开始出货,广东省积极。政策端多省发布车、加氢站等补贴。6月/1-6月上险量为599/1965辆,同比+54/-22%;6月/1-6月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133/389MW,同比+185%/+21%。
电解槽招标量6-7月大增568MW,1-7月共达到1.38GW,同比增长76%。绿氢立项产能约795.6万吨,开工率提升至33.1%。示范项目陆续开启招标,1-7月电解槽共招标1381.8MW,同比增长75.9%。
电解槽招标项目活跃,大型化趋势显著。6月电解槽招标量高增,一般开标时间晚于招标1~2个月,预期之后将迎来电解槽大规模开标,对应带来相关电解槽企业的中标订单。
近两月大量项目开启招标,并且下游应用端集中在生产甲醇。主要系受船舶绿色化影响,甲醇燃料船需求增长带动甲醇项目开工积极。甲醇燃料在船舶应用打开了绿氢产能消纳突破口,将直接加速绿氢项目进度,带来制氢设备和绿醇运营商的高弹性机会。
(1)行业拿订单并在项目现场实地验证是现阶段的重点,制氢设备的渠道优势和一体化优势是关键,首选能源央国企下属或合作公司,建议关注:华电科工、华光环能、昇辉科技;
(2)绿醇绿氨的崛起为绿氢和电解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布局高价值量及关键核心装备:风电和光伏产业链、绿氢合成氨/醇技术与设备、生物质处理的企业将率先受益:吉电股份、中国天楹、森松国际。
(3)燃料电池方向:示范、补贴、降本三重因素将推动燃料电池汽车放量落地,对应带动系统、电堆、储氢瓶等价值量高的燃料电池零部件率先受益,建议关注燃料电池系统头部企业:亿华通、国鸿氢能;储、运氢瓶头部企业:中集安瑞科、国富氢能;检测设备头部企业:科威尔。
风险提示
政策调整、执行效果低于预期风险;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风险
往期报告
本周主要报告&电话会
7月20日 信义光能业绩预告点评,固态电池观点更新,数据中心液冷行业跟踪,光伏电池、组件、逆变器6月出口数据点评;
7月21日 雅江项目拉动电力设备需求点评,宁德时代推荐观点再重申,大金重工新签欧洲订单点评,厦钨新能、科达利业绩预告点评;
7月22日 “固态电池商业化”观点再强调,乘用车周度终端零售数据追踪;
7月23日 光伏风电6月新增装机量点评,光伏产业链价格&盈利周度跟踪,晶科能源CTO交流纪要,吉利汽车推荐更新;
7月24日 AIDC推荐更新(谷歌Q2业绩),光伏行业6月月度跟踪,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6月报;
7月25日 华为智选观点更新,零跑B01上市点评;
7月26日 光伏行业2025年中回顾与展望会纪要合集;
往期光伏深度报告1. 光伏2025年中期策略:供给侧困境反转见曙光,看好产能再全球化、技术迭代破局机会
2. 横店东磁深度:磁材+新能源双轮驱动,差异化战略保障光伏盈利领先
3. 爱旭股份深度:BC破晓时分,龙头领航新程
4. 钧达股份深度:TOPCon电池龙头,迎国内外盈利双升
]article_adlist-->往期新能源周报1. 光伏反内卷扎实推进,关注氧化物聚合物固态电池商业化进展2. 反内卷价格端成效初显,光风储锂车终将全面受益3. 规格提级后光伏反内卷成效终可期,并继续看好风电、固态、特高压4. 风电强势半年报大幕开启,关注固态液相法、特高压核准开工提速
]article_adlist-->+
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电新周报:大唐年度风机框采规模同比大增,电力设备出口高景气延续》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7日
报告发布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分析师:姚遥
SAC执业编号:S1130512080001
邮箱:yaoy@gjzq.com.cn
证券分析师:宇文甸
SAC执业编号:S1130522010005
邮箱:yuwendian@gjzq.com.cn
证券分析师:张嘉文
SAC执业编号:S1130523090006
邮箱:zhangjiawen@gjzq.com.cn
证券分析师:唐雪琪
SAC执业编号:S1130525020003
邮箱:tangxueqi@gjzq.com.cn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article_adlist-->有富策略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